当前位置:首页 >> 农业文化 >> 茶文化节
仪征茶话
发布日期:2013-03-04

    我国种茶的历史悠久,气候土质适宜的东南部、西南部和中部地区都有栽培。“每天开门七件事,柴米油盐酱醋茶”。种茶虽受地域限制,而饮茶却与最广大的人民生活密不可分,尤其是不产茶的西部地区的牧民们,是一天也离不开茶的。仪征历史上不产茶,人们饮茶的习惯也远不及江南,但历史上仪征与茶却有很深的关系,茶文化犹如现今仪征产的名茶一样,浓郁而醇厚。

南茶北运的必经之地

    由宋至清,仪征是漕、盐转运港口,也是南茶北运的必经之地。为什么说是南茶北运的必经之地,这与我国历史上“榷茶”和“茶引”制度有关。榷是专利、专卖的意思。“榷茶”是中国旧时历代政府对茶叶实行征税、管制和专卖的措施。唐建中元年(公元780年)开始征收茶税;大和九年(公元835年),茶中实行专卖。宋朝开国不久,为加强对盐、茶、酒等专卖管制,在全国设置了六个榷货务。“榷务天下者六,真州其一也”,真州榷货务是全国六个当中的一个,设在旧州仓故址。其职能之一就是对东南各地的茶实行专卖管理。起初,茶与盐一样,官买官卖。东南各地茶户所产之茶,全部卖给官府,由官府经真州转运到北方销售。,崇宁元年(公元1102年),蔡京立“茶引法”,茶由官买官运官销改为官督商销,“茶引”是官府发给茶商的茶叶运销凭证。商人到茶产区购买及运销茶叶,必须在真州榷货务纳税领引。引分长引、短引、正引、余引,其购销数量和地区各不相同,纳税金额也不等,所购茶运往北方时,经真州入大运河,又必须由榷货务查核,防止引与实际数量不符,偷漏茶税。元代,沿用引法的同时,还增加了“茶由”,“茶由”是发给茶中零售商的经营凭证。明清两代,继续实行引法,并设专门机构进行管理。明洪武初年,在瓜州设“批验茶引所”,十六年(公元1383年)移至仪征县南二里的清江闸西。“批验茶引所”专管茶引发放和查验。到了清代一度引、票兼行,直至清末,引制才逐渐废止。

    经过仪征批验转运到北方的东南各地茶叶数量,虽没有查到相关资料,但对于历朝政府来说,茶叶之由南方北运,也与南粮北运一样,在增加财政收入、保障民生和巩固国防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。前两者不言自明,后者主要指历史上以茶易马之制。明清两代,政府都要拿出钱购买相当数量的茶,运到西北边境地区储存起来,由专门机构和官员即“茶司马”和“茶御史”管理,用以与境外和当地牧民交换马匹,称之为“官茶储边易马”由此可知,仪征作为漕、盐、茶、酒等转运的港口,其地位是相当重要的。

流传至今的文人茶事

    历史上,仪征交通便捷,商业繁盛,园林瑰丽,吸引了很多文人名士。他们在此流连山水、园林,呼朋引友,除了作诗酒之会外,总是离不开茶的,只不过茶被诗酒掩盖了而已。然而,从他们的诗文或地方文献中,还是能看到一些人在仪征的茶事消息的。最值得一提的当数宋代大文学家、书画家苏东坡。他一生喜酒也喜茶,且对茶颇有研究,其《书黄道辅〈品茶要录后〉》和《漱茶说》是专论茶文章,关于煎茶、饮茶的也很多。苏东坡在真州天宁寺后楞迦院写经,汲隔墙院内井水煎茶,“喜其清甘”,题井名为“慧日泉”的故事,已成为仪征历史上流传至今的佳话;而他的煎茶石铫留落于仪征的故事也被载入仪征方志,且生动曲折而有趣。苏东坡喜欢饮茶而又善饮茶,很多门生故旧常以各地名茶相赠,有的还馈以煎茶器具。官员周穜曾送给东坡一只煎茶用的石铫,它非一般茶具,是一件制作相当精美的工艺品,造型浑朴,石质如蒸梨(黄玉色),雕刻有茨菇叶形提範和三个菊辨形耳子,以铜为挈,以紫铜小环穿耳,以三股紫铜柄与茨菇叶尖相连;腹可容升,有流(出水口)无脚,捻其盖可见元祜年间制造的篆文。周穜赠石铫时并题诗相赠。苏东坡收到石铫和诗非常高兴,特作《次韵周穜惠石铫》诗以纪其事,对煎茶作了一番议论,借物对人生发一点感慨。诗云“铜腥铁湿不宜泉,爱此苍然深且宽。蟹眼翻波汤已作,龙头拒火柄尤寒。薑新盐少茶初熟,水渍云蒸藓未干。自古函牛多折足,要知无脚是轻安。”岂知不久,周穜因疏王安石配神庙受到朝廷处分。东坡曾举荐过周穜,“两疏自劾谬举”,检讨自己与周有一铫之交,且绘石铫图以自警。之后,东坡可能舍不得将这只石铫丢弃,一直带在身边煎茶。这有他的《试院煎茶》诗为证,诗中有一段写道:“我今贫病常苦饥,分无玉盌捧峨嵋。且学公家作茗饮,砖炉石铫行相随。”从这首诗可以看出,苏东坡此时已陷入十分困顿的境地,也许遭一贬再一贬,正流徙于惠州、海南等地。

    就是这只石铫,苏东坡逝世600余年后的清代,竟奇迹般地出现在仪征。石铫留落仪征有两种可能:一是苏东坡最后一次离开仪征时病体刚愈,身心疲惫,近30口家人随行,忙中忘了带走,不久东坡就病逝于常州;另一种可能是,苏东坡有一支后裔一直生活在江苏江南,是后人手上流散到仪征的。这只石铫为仪征的一位诗人尤荫收藏;在尤荫家曾一度流失,几经辗转,乾隆庚子年(公元1780年)失而复得。尤荫将其当作稀世之珍,经常仿效东坡取慧日泉水煎茶。当地文人墨客也常到尤荫处观赏摩挲,纷纷为石铫题辞作诗。后来尤荫将这些诗文荟萃成集,题名《坡仙石铫题咏》,于嘉庆年间刻印,分赠文朋诗友。清嘉庆年间距今不过200余年,如今《坡仙石铫题咏》已无从查找,石铫是否安在?现在仪征已成为著名茶乡,很多品牌茶已跻身名茶之列,若石铫还在仪征,则名人、名器、名茶,当成为仪征“三绝”。

    清代郑板桥在仪征饮茶的一段趣事,也堪称风雅。他43岁时由镇江渡江北来,重游他曾经设塾教书之地江村,在江村,茶激发了他勃郁的文思,乘兴给家中弟弟写信,将江村的山光水色描绘得明秀而灵动:“江雨初晴,宿烟收尽,林花碧柳,皆沐浴以待朝暾;而又娇鸟唤人,微风叠浪,吴楚诸山,清葱明秀,几欲渡江而来。”他告诉家人:“此时坐水阁上,烹龙凤茶,烧夹剪香,令友人吹笛,作《梅花落》一弄,真是人间仙境也。”看,郑板桥这茶饮得多么地雅,多么地有品位。原来饮茶也同饮酒一样,是同样可以让人飘飘欲仙的。




民间饮茶的多彩习俗

    旧时,仪征不产茶,农民生活水平很低,农村中除少数富户外,一般人家平时是买不起茶的。所谓“开门七件事”,米尚不能裹腹,何谈茶呢?要喝茶,大多是替代物,圩区以柳树叶、山区以“山辣红”叶为主。春天,人们抹嫩柳叶和嫩山辣红叶,晒干储藏,农忙季节用以泡茶,消暑解渴,平时也用其待客。这里所说的饮茶习俗,主要是指县城和少数集镇居民的饮茶习俗,也可称为市井茶俗。

    仪征既是东南各地茶叶转运到北方的必经之地,又是发达的商业城市,当然也成了茶叶经营和消费的繁荣之区。县城茶叶商店和茶坊很多,尤其是茶坊是当时人们聚会休闲的主要场所,久而久之,渐渐形成了一些以茶坊为阵地以饮茶为内容的茶俗。清人厉惕斋作的《真州竹枝词》对此多有记述。乾嘉时期,仪征最著名的茶坊是天宁寺旁的“西林茶肆”,因为建在苏东坡题名“慧日泉”的井旁,用慧日泉水泡茶,享誉县内外,慕名而来的客人很多。茶肆内还有一种特色点心小元宵也很出名,不少人常带小孩子来一啖为快,厉的“西林茶肆”竹枝词写道:“茗室人来凤引雏,知他多是掌中珠。愿将一管丹青笔,绘作人间百子图。”午后,西林茶肆内还书场,或弹词,或评话,客人边饮茶边听说唱。除了西林茶肆外,其他茶坊亦然。大码头茶坊比城里多,多数茶坊又兼赌场。“及箕捆驳杂,除捆契外,别无所事,藉赌消闲,而又多财,趋承者众,遂相习成风。”

    据《真州竹枝词》引言记载,仪征茶坊还有一种奇特的习俗,即每年九月九日重阳节后,“茶肆间,生油漆门面,预延马上吹(仪征方言读绰或缀)。酣歌喧传里巷,越日邻肆复然,浸淫而遍城大小肆,莫不皆然。” “马上吹”是什么?厉的竹枝词做了注脚:“胡琴羌笛与三弦,袅袅余音绕市前。今日歌场人尽散,不知谁是李龟年。”大概这些乐器是从西北马背上的民族那里传来的,所以称为“马上吹”。在厉惕斋笔下,九月的仪征县城,从大码头到城内,无论大小茶坊,家家都将门面油漆一新,请来乐队吹拉弹唱,你家唱罢我登场,弦歌之声飘扬在大街小巷,连日不断,该是何等热闹。加之秋高气爽,菊黄枫红,稻熟蟹肥,人们纷纷走出家门,或到北山观赏红叶,或出入于茶坊间,唱一杯清茶,听几段乐曲,享受一份清闲。

    与坊间百姓饮茶消闲娱乐不同的是,官绅人家又是一番景象。每当新茶上市之时,正是牡丹盛开、百花争妍之季。于是,“富家排日宴客赏花。客至,烹雨前新芽茶,小拈,分四碟两屉,精美细致,座中无可为娱,但著名说书一二,及色艺清音三四,以陪客话。”茶点之后是酒宴,轮流做主,总要闹腾十天半月。

责任编辑:仪征市农委
首页   关于我们   联系我们   我要留言   网站地图
苏ICP备15008717号    电话:0514-83441516    传真:0514-83441225
版权所有:仪征市农业委员会    地址:江苏省仪征市真州东路55号

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012号